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7日在贵州省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长谌贻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为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发来贺信,对毕节试验区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贵州人民的关怀厚爱,为我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力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着力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经济增速继续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增速居全国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农业增加值增长6.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8.5%,增速均居全国第1,继续保持赶超进位良好势头。

——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入住76.19万人,朝着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

——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7万亩,粮经饲比例进一步优化,一些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每人6.8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8.6%,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6%,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1%,旅游业持续“井喷”,新经济、绿色经济、民营经济占比分别达到19%、40%和55%,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1625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实现深度融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5.5%,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5%和75.8%。国家电子政务云南方节点建成。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11项年度改革任务。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全域取缔网箱养鱼,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7%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梵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我省成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城镇新增就业77.7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6%,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23.6万例。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5.7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0.64万户。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越来越多。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十分不易。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发展动能仍然不足,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我省多年积累的结构调整阵痛凸显,要素约束趋紧,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工作定力、作风定力,下大力研究问题、破解难题,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超常规推进脱贫攻坚战。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狠抓“五个专项治理”,实施“四个聚焦”,按照“八要素”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和“冬季充电”,夺取了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决定性胜利。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1万公里,98%的村民组通硬化路,解决88.4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8.24万套。实现县域冷库全覆盖,库容达到120万吨。规范化培训农村劳动力63万人。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6.5万人。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全部贫困人口。安排预算内资金170多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深度贫困地区近60亿元。制定实施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深入推进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扶贫合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扶贫云、扶贫专线作用充分发挥。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完成投资802亿元。
(二)坚持调优结构加快转型,全方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为企业降低成本500多亿元,关闭煤矿74处、压减产能1038万吨,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1.7%。全力推进“双千工程”,对1688户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100多家。全力推进“十百千万”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0户。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上云企业突破1万户。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军民融合产业产值增长18%。完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电煤供应得到有力保障,发电量达到2118亿千瓦时。茅台集团、詹阳重工获中国工业大奖。建成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新增4A级以上景区11家,梵净山成为5A级景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0.2%和33.1%。网络零售额增长3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出重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扎实推进“双十工程”,城市(县城)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1.5%和90.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覆盖600个行政村。改造农村户用厕所93.7万个、村级公共厕所5300多个。完成营造林52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划定发布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开展生态日活动。
(四)坚持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完成9512亿元,民间投资增长13.8%。产业投资增长10%,贵阳吉利整车、黔希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建成投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8%,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450公里,高铁里程达到1262公里,铜玉铁路建成通车,盘兴高铁正式开工,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开通;开工建设67个骨干水源工程,中型水库投运的县增加到74个;通信光缆达到96.8万公里,出省带宽达到9130Gbps,行政村光纤、4G网络实现全覆盖。城建投资增长12%,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6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7.5%。
(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下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实施312项重点改革措施,形成370多项改革成果,完成省级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重大突破。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所有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实现整合。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获批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突破年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通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引进500强企业21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15%。贵阳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开通贵阳至旧金山、洛杉矶、莫斯科等洲际航线;高铁客运量突破7000万人次、增长63%。“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提档升级。遵义综保区封关运行。
(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调增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建成公办幼儿园669所,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973所。花溪大学城和清镇职教城入住学生新增3万人。初步建成全国首个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国内三级医院1400多名医生到我省贫困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第十届省运会、第九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获批建设首个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国防动员能力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民族、宗教、外事、人防、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七)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施策,出实招防范化解风险。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和“1+8”系列政策,设立省级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存量债务全部置换完毕,降低债务成本3.8个百分点,综合债务率稳步下降。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市场化处置,严打非法集资,整治交易场所和互联网金融,金融秩序持续趋好。积极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安全生产实现“双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持续下降,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坚持依法履职提升效能,严要求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巡视、国务院大督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强化政府法治建设,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6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编制审批服务便民化“六张清单”,省直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减少为270项。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省级政府网上服务能力位列全国前三。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办理时限分别缩减为法定时限的30%、15%和15%。取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160项。强化审计监督和民生监督,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对贵州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面临的挑战还比较多。主要有: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全省还有51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剩余的155万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扶贫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艰巨;一些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实体经济面临困难明显增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开工不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负担依然较重。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简政放权还不够到位,政策落实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一刀切”等问题,企业和群众办事还不够方便。民营企业发展仍有不少隐形壁垒。一些领域风险隐患突出。部分地方债务负担较重,个别市县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有的债券违约风险较高。有的地方环境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自身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少数干部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破解难题能力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拿出务实管用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政府工作总体考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我省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我省实际,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增长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力争超过1.6万亿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8%、9.5%和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脱贫攻坚目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万人,18个县通过脱贫摘帽考核验收,17个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全面完成188万人搬迁任务。
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每人7.3万元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新经济、绿色经济、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0%、42%和2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9%。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8.5%,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民生保障目标: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和4.2%以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要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等,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做强实体经济、新时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方面的政策叠加,为我们强弱项补短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难得机遇。随着我省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开放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迅猛成长,经济发展的韧性好、潜力大。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善加把握,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令。当前,贵州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强烈的感恩之心激发强大的奋进激情,勇于担当作为,努力谱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二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方法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处理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做到基本面稳、关键领域进,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必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要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省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四是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是我省最大的政治、最重的任务、最严的责任。要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相互融合、统筹推进,做到脱贫攻坚和各方面工作都有新进步。
五是必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六是必须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要统筹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现三区联动发展。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动力活力,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发展增添强大动能。
三、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
在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2018年是关键之年,2019年是决战之年,2020年是决胜之年。我们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继续打好“四场硬仗”,确保2019决战之年取得根本性胜利,掌握总攻决胜的主动权、制胜权,为彻底撕下贫困标签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认真对照“八要素”要求,以500亩以上坝区和25度以下坡耕地为重点,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专精特优”农产品,着力培育10个百万亩农业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茶园改造力度,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韭黄等特色优势蔬菜以及错季蔬菜,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石斛等中药材种植面积,集中力量打造10个左右黔药优势品种。大力发展刺梨、猕猴桃、火龙果、百香果、蓝莓等精品水果,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短平快的生态家禽,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治。推动大数据在农业产销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田水利、用电、机耕道等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打造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医院、进社区、进超市、进对口帮扶城市,让贵州农产品主导省内市场、抢占省外市场。
(二)持续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认真落实“六个坚持”“五个三”部署,建成安置房16万套,完成年度6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并把后续扶持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推进搬迁群众市民化。多措并举支持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按规定配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室和警务室,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社会保障上同等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全面融入城镇。
(三)持续打好基础设施硬仗和“三保障”硬仗。全面完成通组硬化路建设任务,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精准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做好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的保障工作,完成剩余危房改造任务,同步实施“三改”,基本消除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
(四)推动脱贫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全面落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财政转移支付增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16个深度贫困县,今明两年省级财政每年再各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全省深度贫困县扶贫再贷款限额不少于60亿元。充实深度贫困县帮扶力量,引导社会资源帮扶深度贫困地区,推动深度贫困村与东部对口帮扶地区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已安排的提前实施。全免费订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面向深度贫困地区招生4000人。
(五)统筹用好各方帮扶资源。深化与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协作,提升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资金支持、人才支援和携手奔小康实效。将东部省份对我省的帮扶资金集中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医院建设。大力推广教育、医疗等“组团式”帮扶机制,力争东部帮扶城市与我省贫困县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全覆盖。深化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扶贫合作。主动对接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统筹推进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和“百千万行动”,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抓好生态、旅游、“文军”、体育、消费等扶贫,新增生态护林员1万名。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
(六)确保脱贫资金投入。继续加大财政脱贫资金投入,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继续落实好扶贫小额贷款和再贷款政策,加快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确保脱贫资金精准使用。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扶贫资金全链条监管机制。加大扶贫资金审计力度,用好扶贫云、扶贫专线,从严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等行为。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研究制定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支持政策,对已脱贫摘帽县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松,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抓好“三农”领域各项硬任务落实,发挥农业“压舱石”“稳定器”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覆盖50%以上行政村,按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扎实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审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计划,因地制宜确定村庄整治类型,实施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四个专项行动,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外在美、内在美、持续美的和谐统一。

 

共 1 页 1 条数据